close

這兩本小說都是角田光代根據真實社會案件而虛構的「故事,一篇篇的內容看下來,著實讓人有種沉重的無力感。在這世界,很多人的生活過得不盡如意,甚或非常的難過,部份的人則是庸人自擾之。

「森之眠魚,不知道現在的日本社會是否依舊如此,帶小朋友到附近公園玩也是一種社交,小孩上幼稚園後更誇張,都會組織媽媽團體,做一些活動交流,當然也開始會有「比較的問題。例如丈夫職業、小孩所上的幼稚園、小學、吃的、用的、穿的等等,這對主婦媽媽來說是很大的壓力,要努力維持美好的外象又要私下較勁,非常辛苦。我想與日本民族性有很大的關係,「團體意識強烈到要人命,不容許自己與他人不同,因為會被別人議論,輿論的力量太可怕,抵擋不住的話便會跌入深淵。

而本書寫的就是其中一個媽媽把另一人的小孩殺死,也是上述「比較之下所產生的問題,2個媽媽的小孩是幼稚園同學,自己的小孩或許表現稍差,進不了好小學,別人的卻上了,當然還有其它因素,因為類似的事情造成自己心裡莫大的壓力,竟然變成了最慘的結局。被這樣精神顯然已不堪負荷,出現幻覺的大人殘害,小孩子何其無辜,他的父母又情何以堪?實在沒辦法站在她的立場去思考,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在事情尚未惡化之前為什麼不找人說說話,拋開無謂的面子及尊嚴吧,日本應該也有類似張老師、生命線的單位。

總覺得,不管有錢沒錢、地位如何,做人還是平實低調些好,要懷著謙卑的心態。


「三面記事意思是指報紙的地方社會版,本書有6個短篇,有幾篇讓我印象深刻,也莫名傷感。在此奉勸大家,平時有壓力、有不滿、有任何不愉快的事情請找個方式小小發洩一下,不要累積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才來個火山大爆發,那是非常傷己又傷人的負面情緒處理方式。或許有些日本人就是如此,平常壓抑太久,終於無法克制而引發事件,當然也有一時衝動而犯下無法挽回的過錯。

在「紅色鉛筆盒裡,又是「比較的問題,姊妹之間也比來比去,比誰會唸書、比外表、比個性、比誰受寵愛、比朋友多寡,比到最後…爆發了。其實在成長過程中,已明顯出現問題的姊姊曾經發出訊息,但媽媽總是隨便塘塞帶過。當父母的,尤其這個媽媽,不關心(或是覺得麻煩?)自己女兒從小就面臨的人際關係問題,每次都只會說:不要一直黏著妹妹,去外面多交些朋友,參加社團活動啊,而最要不得的就是中間還加了一句「怎麼不像妳妹妹一樣去做一些OOXX,這是用這樣簡單的語彙就能解決的事嗎?最後姊姊再也受不了,在無意識狀態下對妹妹做出嚴重的傷害。相信只要父母多一點關心,聆聽小孩的聲音,一起去想如何解決問題,類似的慘劇會少一些。

唉!父母難為,母親更難為,小孩子的教育和成長的問題太多了,無法每個都兼顧到,只要是人就是一個個體,不屬於任何人,所以父母們只要曾經盡心盡力,其它就順其自然,老話一句:兒孫自有兒孫福。


「光影之河是描述某個中年男人長期獨自照顧看護生病的母親而身心俱疲,最後將母親殺死的悲劇。日本的照護制度應該很完善,可是還是有小缺失吧,再怎麼完整的福利制度還是會有人被屏除在外,看著這篇的時候,我的心都跟著疲累了,難怪會有久病厭世,如果是我,是否也是如此?

為了照顧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母親,除了上班,就是日夜陪在她身邊,到最後甚至連工作都辭了,但是沒了收入的他要如何過下去呢,母親的醫療費、看護費、生活費等,而母親在清醒時曾幾次告訴他說:「如果我的病愈來愈嚴重,讓我死吧。

雖然他還有一個姊姊,但她因為從小就缺乏母親的關愛(自從弟弟出生後,母親眼裡只有他),姊姊什麼事都得自己來,18歲時毅然決然離家出走後,從此不相往來。弟弟雖然拜託過,姊姊還是狠心拒絕幫忙,還說那個了也不會來送。我想,母親對她的傷害已經深深烙印在心底,她是永遠無法原諒了。雖然不想這麼說,還是必需說,父母對小孩偏心很要不得,有的小朋友比較敏感脆弱,更會介意父母是否公平,
尤其這個故事的媽媽真是偏心到了極點,也難怪姊姊冷漠以對的反應了,唉!

另外有幾篇是咎由自取、自食惡果,不值得讓人同情,也沒什麼好說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auren310 的頭像
    Lauren310

    天 馬 行 空 - - 飛 行 船

    Lauren3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