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皆為Vivienne於陽明山賞聽會現場拍攝)

專輯整體概念以"慢","等待"為主題
No Name具溫暖感的聲音來詮釋再適合不過
他的嗓音,歌聲表情聽起來給人舒服的感覺,讓人紓壓解憂
這張的過程也是"慢,慢來",歌迷等的好急,發片卻一延再延
這些都無所謂,好的聲音也要有好的製作品質,等待是值得的

1.慢慢愛:開始就是一個小高潮,直接帶入副歌的合唱
一下子就進入No Name的世界,旋律朗朗上口

2.白床單上的陽光:這樣的節拍好像可以跳小步舞
很喜歡這個吉他彈奏方式

3.砂粒:抒情搖滾的味道
4.起點 8.就算:No Name的兩首創作,抒情慢板歌
兩首都是自己的生活,感情體驗
起點以吉他為主編曲,風聲掠過,想念又落寞的蒼涼感
就算以鋼琴,提琴為主,真假音轉換還是很漂亮
這三首是專輯裡少數的慢板情歌
對我來說較慢熱,但愈聽愈耐聽,聽著聽著就陷入了

5.等待是愛情的一種方式:純樸的歌詞
悠揚的笛聲飛躍在歌曲中,充滿思念及等待的感覺
不同的生活背景有不同的語詞表達,但一樣的感動人
No Name的嗓音真的很適合唱這類型的歌
很多首歌都有自己的合聲,記得第一張也有,對音樂真的很投入

6.溫柔的力量:勵志型歌詞
可以內斂也可以很放,多變的好嗓音

7.有愛真好:有我很喜歡的口琴作配樂
歌詞又是勵志型,可以做公益廣告的代言
最後有一點R&B唱腔

9愛不怕:副歌的編曲很有氣勢,演唱的power完全釋放
應該是第一次唱這類的歌,表現的還不錯

10.短訊息:風琴,管樂,吉他,輕快的編曲,溫暖滿分
齊豫的合聲,很特別的安排,反覆聆聽後發覺很搭
一個是雲上的聲音,一個是天上的聲音
最後的888888888888,聽得心快飛上天了
做ending大合唱一定很棒
這首是唯一的外國翻唱曲,不同於這裡現在流行,但很好聽的曲風
一定是姚謙老師挑選的,非常瞭解No Name的嗓音,總是眼光精準



專輯製作有些不熟悉的幕後音樂人,看來集合了各方好手
整張聽完後,是回憶,是幸福,是滿足,意猶未盡,想一聽再聽
聽著No Name的聲音悠遊的落在每個音符上
不禁跟著一起哼唱起來,聽似簡單唱來卻很不簡單
愈free愈隨意揮灑難度愈高

每種樂器都有其音質特色
要表現悲傷或思念或快樂,除了看歌曲的內容
同樣的情境,用不同的樂器甚至不同的樂手演奏
都會有不一樣的呈現和層次
如何編得最恰如其分就看編曲老師的功力

P.S.第一次聽廣播訪問的時候,我與Vivienne都覺得
No Name講話聲音有點像郭子,看了專輯內頁後才知道
原來郭子老師有幫忙創作和製作幾首歌,是緣分是巧合?

同樣的用力推薦:『慢‧慢愛』專 輯 每 一 首 歌 都 很 好 聽
我的一點感想(No Name同名專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auren3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